打好交通执法整治“组合拳”,铸造新时期红心向党的执法“铁军”
时间:2021-07-20 文章来源: 作者: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切实维护好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重要指示精神,交通运输部决定2021年5月至10月,在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集中开展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在部省市交通主管部门的统一动员部署和坚定推进下,扬州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闻令而动,靠前指挥,运用系统思维,整体布局、集中调度,打出了交通执法专项整治的“组合拳”;通过一场正风肃纪、自我净化、自我提升的专项行动献礼建党100周年,打造新时期红心向党的交通执法“铁军”。
——精心组织,压实责任,发出交通执法专项整治行动的“动员令”
统筹推进“四个到位”举措,强化交通执法专项行动的组织保障。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市交通局动员部署会后,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支队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相关分管支队长任副组长,抽调骨干力量搭建综合、宣传、督查三个工作专班,组织、指导、督查、考核全支队专项整治行动。二是动员部署到位。迅速将执法专项整治行动传达到支队每位执法人员,将专项整治行动列入市执法支队2021年交通重大专项执法工作任务,三方案措施到位。市交通执法支队紧扣《扬州市交通运输局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和支队实际,列出“问题清单、整改清单、月度任务清单、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实行项目化运作,明确整治行动的目标任务、责任分工、节点要求;四是责任落实到位。坚持问题导向,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建立健全“日报告、周调度、旬统计、月督查”工作机制,传递压力、细化责任,确保专项整治行动推向深入。
——精准定位,纳谏民意,开出交通执法专项整治行动的“诊断书”
开门纳谏广采民意。自交通执法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采取执法人员走进货运企业面对面交流、开展广场社会宣传答疑解惑、制作线上线下调查问卷、畅通12328热线征询以及发布“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清单等形式深入发动群众参与;邀请130余名货运司机、社区群众、社会志愿者开展“执法体验周”“基层站所开放日”、在全市人流密集制作放置宣传戗牌展牌40余块,大力宣传交通执法8项道德、10项禁令、13项风纪、15项价值准则;全市交通系统共排查出突出问题13条,均排定了初步整改措施、责任部门和整改时限;加强了专项整治行动的新闻宣传,在省厅网站刊登活动信息2篇,“交汇点”“扬州发布”“扬帆”等媒体刊发3篇报道,我局微信公众号编发专项整治行动宣传11篇,扬州电视台记者关注采访我市执法支队科技信息化执法情况;在近期报省的整改进度情况中,13条问题已初步完成整改11条,初步整改率达到84.6%。
——精细服务,执法为民,送出交通执法专项整治行动的“大礼包”
在交通执法专项整治行动中,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牢记执法为民宗旨,坚持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维护和保障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为广大交通运输参与者办实事、解难题上。一是强化行业规范,保障群众平安出行。联合公安、市场监督等部门,在扬州东、西客运枢纽等人流密集区开展“打非清零”专项活动,查处非法营运案件113起、班车及包车客运违法行为42起、普货车辆违规行为105起;查处超载超限车辆1066辆,其中“百吨王”33辆。二是加强污染防治,打造绿色环保交通。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生活环境的关切,开展船舶防污染专项检查389艘,实施船舶燃油抽检269艘次,打击船舶未封舱违法行为43艘次、打击船舶未按规定送交污染物21起、不满足生活污水零排放要求19起;约谈交通工程建设企业,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及扬尘污染问题;三是创新创优举措,提升执法服务水平。市执法支队在实体运作仅一个月时间,就实现了交通执法“五个首例”的新突破:第一起运用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控系统筛查查处违规客运包车案例;第一起对轻微违法行为开具“行政劝勉书”案例;第一起运用驾驶培训监管平台后台分析查处伪造学时案例;第一起运用《安全生产法》进行处罚案例;第一起源头治超“一超四罚”案例。初步实现了交通综合执法“线上线下、联合联动、专人专班、综合施策”的优化统筹原则。四是主动服务群众,送安全知识进校园。市执法支队邀请全市首批30名小学各年级“小记者”进入扬州内河搜救中心省级交通安全教育基地,开展“水上平安交通、安全伴我成长”暑期水上安全知识主题教育活动,这也是市执法支队连续第七年开展的水上安全进校园活动,广受人民群众欢迎。
——精益管理,规范提升,列出交通执法专项整治行动的“军令状”
市交通执法支队在成立之初,就以打造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廉洁高效的交通执法铁军为目标,全体执法人员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贯彻全市交通综合执法“一盘棋”全局思想,道路、水路、交通质检各领其责,加快推进“一体化+智慧执法+信用监管”江苏交通综合执法新模式扬州试点示范建设和执法支队内部规范化建设。一是梳理完善了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权力事项,梳理出市级交通运输行政处罚589项、行政强制25项处罚;行政检查35类753项,其中道路行政检查业务15类339项、水上行政检查业务17类316项、交通工程质量安全(建设市场)行政检查3类98项。二是完善执法规范化建设。市执法支队加紧推进执法“三项制度”“四基四化”建设。制定了行政处罚案件处理规定、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具体实施方案、编制并上报执法场所统一标识建设实施方案、汇编并印发常用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三是提升执法人员监管能力。组织执法案件卷宗评审活动,抽取40份各类别交通执法文书,对照法律法规和省厅文书评查标准,查程序的规范性、材料的完整性、决定的合法性。聘请公职律师参与法制审核,有效防范执法风险。邀请市司法局专家为全市160名交通执法骨干作新《行政处罚法》的讲座授课活动,进一步深化和提升了交通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开展执法工作能力。
(扬州市交通运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