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江之上腾巨龙
时间:2024-10-18 文章来源:人民铁道网 作者:佚名
郁江之上腾巨龙
——南深高铁南玉段桥梁建设纪实
郁江水滔滔,铁路桥巍巍。珠江上游,蜿蜒的郁江经广西南宁向东顺流而下。溯游从之,南深高铁南玉段多次跨越郁江,一座座铁路桥如长龙横卧江面,让天堑变通途。
玉林,广西最大侨乡。2019年12月10日,南深高铁南玉段全线开工建设,如今进入开通运营“倒计时”,玉林人民圆梦高铁指日可待。这条全长193.31公里的高铁,正线桥梁140座、共125公里,占线路总长的65%。
“南深高铁南玉段沿线覆盖型岩溶强烈发育区高达50%,桥梁涉及范围串珠状岩溶发育,给桥梁设计带来很大挑战。”负责该铁路项目勘察设计的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桥隧院副总工程师欧阳辉来说。
越是艰险越向前。在南深高铁南玉段设计施工过程中,设计和参建单位优化桥梁设计,加强施工技术创新,首次将钢箱—混凝土部分斜拉桥应用于时速350公里无砟轨道的高速铁路领域、首次采用桥塔分丝管索鞍两端锚固设计、研制出约400吨国内最大吨位移动悬臂造桥机……
一项项技术突破、一个个应用创新,在南深高铁南玉段桥梁建设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犹如一座展示现代桥梁工程技术成就的博物馆。
9月11日,受台风“摩羯”影响,郁江自西向东流经广西南宁市及邕宁区河段的邕江水位快速上涨,水流湍急。江上,南深高铁南玉段六律邕江特大桥岿然不动。大桥中部,银灰色的钢箱梁与两端白灰色的混凝土梁形成鲜明的对比。
欧阳辉来介绍,六律邕江特大桥、六景郁江特大桥的主桥均长621.5米,主跨320米,按无砟轨道、时速350公里达速设计。为满足大桥行车要求,设计单位设计了国内首创桥式方案的钢箱—混凝土部分斜拉桥,即中间83米为钢箱梁,两端为混凝土梁。
“用全混凝土部分斜拉桥的话,主跨超过了混凝土部分斜拉桥的经济跨度,而且后期徐变难以控制,这对无砟轨道达速运营非常不利;而采用钢箱—混凝土结构,最大负弯矩减少约25%,最大正弯矩减少约40%,跨中工后徐变减少约50%,能有效满足大桥达速行车技术要求。”欧阳辉来说。
复杂的地质条件为六律邕江特大桥施工带来不少挑战。邕江作为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最大支流,因为长年累月的沉积和自然变化,岸边形成了流沙层,易塌孔,这对桩基施工是较大的考验。而地下看不见的串珠状溶洞,更是让施工难上加难。
“83米超长桩、3米超大直径、85度斜岩、上百个溶洞与邕江连通,以及超厚的流沙层,如此复杂的桩基施工在同类项目施工中从未遇见。”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南深高铁南玉段项目部总工程师田飞虎感叹道,“像17号墩的桩基,就遇到了流沙、斜岩、溶洞、卡钻、孤石、串孔等棘手问题,我们创新施工技术,采用综合成孔技术,破解岩溶及斜岩溶槽带来的施工难题,确保了桩基成桩质量。”
“平时水位没这么高时,可以看到17号墩的承台,长34.8米、宽22.8米、高6.5米,需要一次性浇筑混凝土5400立方米,仅降温管就铺了6000多米。”田飞虎说。
自建设以来,六律邕江特大桥工程项目获得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累计形成科研成果60余项,为国内同类型铁路桥梁提供了可复制利用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经验模板。
沿着郁江奔流向东,在横州市百合镇平福渡口附近,映入眼帘的是雄伟壮观的南深高铁南玉段百合郁江特大桥。大桥长612米,主塔高为146米,相当于48层楼房的高度。大桥主跨长330米,一条条斜拉索从桥塔伸向桥梁,如两把巨伞擎立在郁江之上,也似竖琴横卧在碧波花海之中。
“这座钢箱—混凝土混合梁部分斜拉桥地下溶洞众多、岩层破碎,受附近船闸影响,大型施工设备进场困难。再加上钢混结合段工艺复杂、大吨位钢箱梁安装线形要求高,是我参加铁路建设13年来遇到施工难度最高的桥梁。”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南深高铁南玉段项目总工程师翁建栋感慨道。
向创新要动力,向科技要活力。他们自主研发了一种变幅达20米、吊重达200吨的步履式自走行桥面吊机,解决了常规吊机变幅小、钢箱梁安装难的问题;投入使用雷达遥测监测仪新设备,斜拉索形变测量精度达0.2毫米,探测范围500米,索力测试较传统设备提高10倍;运用全自动测量机器人监测技术,自动测量采集钢箱梁架设过程中各项数据,避免人为操作产生误差。如此“绣花针”般的精细施工手法,确保了大桥建设的高质量。
在百合郁江特大桥桥头的简支梁与斜拉桥之间,有一道60厘米宽的伸缩缝,旁边是一组连接钢轨的蓝色装备,两旁的护栏上有多个摄像头对准这片区域。
翁建栋介绍,这是钢轨伸缩调节器,由于主桥612米钢轨为无缝钢轨,日常钢轨伸缩量为二三厘米,高温时达四五厘米,钢轨伸缩调节器能自动调节钢轨伸缩长度,确保各项指数达标。大桥还安装了健康监控系统,通过感应元件全天候监控桥梁应力、湿度、温度、位移偏差等,数据实时上传电脑,偏差过大会自动报警。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面对南深高铁南玉段桥梁设计、施工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难题,设计单位、参建单位攻坚克难,运用新技术、新工法,高精度、高品质完成全线桥梁建设。“在南深高铁南玉段桥梁设计、施工过程中,我们累计获得国家专利70项、省部级工法20项,编写《铁路桥梁高强度环槽铆钉连接副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标准及专著5部。”欧阳辉来自豪地说。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南宁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玉林现场指挥部负责人周恒松介绍,南深高铁南玉段开通运营后,南宁至玉林间列车运行时间有望从目前最快1小时44分钟缩短至50分钟左右,大幅缩短两地之间的时空距离,将极大方便沿线居民的日常出行,有助于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为两地及周边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原文链接:http://www.peoplerail.com/rail/show-1811-54248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潍烟高铁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下一篇:深江铁路跨沿江高速特大桥施工现场